新中国七十年外国教育史学术研讨会暨敬贺吴式颖先生九十华诞隆重举办
学术科研
2019-10-21
3522
2019年10月19日,新中国七十年外国教育史学术研讨会暨敬贺吴式颖先生九十华诞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隆重举办。作为教育学部成立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承办。来自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关领导,吴式颖先生,我校教育学部与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领导、师生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教授主持了会议的开幕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首先代表教育学部致辞,向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在致辞中,朱旭东部长高度评价了吴式颖先生潜心治学的学术精神,为人谦逊、宽容的高贵品性,平静如水的生活态度,并对吴老师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和指引表示深切感谢!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教授出席活动,并代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讲话。他指出,吴式颖先生不仅是她那一代人的人生教科书,历经磨练成长为杰出的女性知识分子;还是新中国培养的一代学者代表、学术界之典范,为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做出卓越贡献;同时亦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优秀教师的代表、师道的楷模,培养出了一批重要的学科带头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委员、教育编辑室主任刘立德编审代表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吴式颖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高度赞扬了吴式颖先生在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回顾了吴式颖先生与人教社老中青三代编辑的深厚情谊,对吴式颖先生的大力支持与信任表示感谢,并祝愿吴式颖先生健康长寿、永葆学术青春。
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郭健教授代表河北大学出席活动并讲话,感谢吴式颖先生心系河北大学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并给予鼎力支持,并对吴式颖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深厚的学识修养与广阔的学术视野、孜孜不倦躬耕杏坛的育人情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深表感佩之情,表示要不断发扬吴式颖先生的治学精神,学习其崇高的人格。
北京科技大学毛祖桓教授作为吴式颖先生的硕士生代表,深情地回忆了跟随吴式颖先生学习研究的难忘之事及感悟,包括吴式颖先生认真备课与授课,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场景;动员社会资源,亲自带领学生访问陈元晖、王承绪等大师,博采众家之长;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春风化雨般地影响学生,持续几十年地呵护、点拨学生等,饱含热情地表达了对吴式颖先生认真治学、积极开拓创新、为仁师的感激之情。
华东师范大学王保星教授作为吴式颖先生的博士生代表,忆述了吴式颖先生对学生学术与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影响。令王保星教授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吴式颖先生非常善于启发和引领学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态度柔和、充满平等的交流与探讨。吴式颖先生待人非常地平和,一般不大声说话,几乎从未见其批评学生,但先生对待学术极为认真,无论是博士论文的评选,还是科研项目或学术著作,要求都十分严格。在与吴式颖先生的日常交流中,学生们向吴式颖先生学会了如何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专业与学科,以及如何坚持学术初心、尽己所能。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代表鲍红玉编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师代表陈露茜副教授、吴式颖先生师门弟子中央民族大学吴明海教授携其学生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副教授代表一线教师依次向吴式颖先生献上鲜花与贺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孙邦华教授代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全体师生表达了对吴式颖先生90华诞的美好祝愿,高度评价了吴式颖先生在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包括在外国教育史博士学位点的取得、教师队伍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在参与编写和主持编写外国教育史系列教材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孙邦华教授表示,教育史学科有吴式颖先生这样一宝,是北京师范大学之大幸,也是全国教育史学界之大福,吴式颖先生投身学术的忘我精神与不懈探索的远大志向将不断地激励着后辈学者砥砺前行,为教育史学科发展添砖加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孙益副教授主持了下半场的会议。
华东师范大学单中惠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诸惠芳编审、宁波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贺国庆教授、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建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俞启定教授先后深情回忆了与吴式颖先生的学术交往,表达了对吴式颖先生以学术为志业的感佩之情,高度赞扬了吴式颖先生在学术传承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性引领作用,及其为人与为学的高度统一,并表示将不断地向吴式颖先生学习。
随后,作为弟子代表,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教授、福建农林大学杨孔炽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盛兵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吴明海教授相继讲述吴式颖先生的为师之道,并深切感恩吴式颖先生给予他们的在学业、工作、生活等诸方面的悉心教导与殷切关怀。
最后,吴式颖先生做了发言,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前来参会,并对占用大家的宝贵时间表示歉意。吴式颖先生简要介绍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在此过程中自己所做的工作,并反复强调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些事情,但都是和大家一起完成的”。之后,吴式颖先生对父母、引领其走上读书之路的姐姐、及其所带学生一一表示诚挚的感谢,并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表示自己“做多少事儿,也无法报答党和人民培养的恩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吴式颖先生不仅亲历了外国教育史学术研究的发展,而且为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10周年之际,我们敬贺吴式颖先生九十华诞的同时,亦是回顾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所走过的历程。而吴式颖先生潜心研究的坚定信念和笃实行动、严谨朴实的治学风范、谦逊高尚的为人品格必将有力地凝聚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向心力,不断地激励着后学砥砺前行,持续推动我国的外国教育史学科蓬勃发展、学术研究欣欣向荣。
教育与历史文化研究院供稿
2019年10月21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