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所师生积极参与北京师范大学托育服务发展论坛
学术科研
2019-11-08
734
2019年11月2日至3日,北京师范大学托育服务发展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新时代·新托育”为主题,设有1个主论坛和6个分论坛,由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系)、发展心理研究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行为健康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杨文庄司长、国家卫健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生命科学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朱宗涵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国家及地方部门、高校和医疗卫生领域、托育行业机构负责人等80余位嘉宾,以及来自30个省、市、自治区的1200余名代表出席。
论坛现场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对新托育的开局之年表达了热切期望,介绍了计划生育新理念和计生协新的工作内容,表示计生协愿与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通力协作,共同为我国托育服务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讲话
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指出,0-3岁婴幼儿发展关乎个体生命、家庭幸福和民族振兴,北京师范大学愿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强研究,注重成果转化应用,与社会各界同仁一起为构建有质量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做出新的贡献。董奇校长在其题为《脑科学与儿童早期发展》的主旨报告中,从脑科学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提供有质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3岁以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深远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讲话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杨文庄司长在《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主旨报告中重点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并介绍了最新配套政策文件的主要精神,强调要努力构建社会参与、公平公开、法制规范的市场环境,鼓励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接受、方便可及的普惠式照护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杨文庄司长做主题报告
国家卫健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生命科学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朱宗涵在《生命最初1000天,改变一生,改变未来》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母婴营养和养育环境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到决定性作用,应当致力于改善儿童早期营养和养育,为广大家庭提供科学的喂养策略和养育支持。
国家卫健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生命科学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朱宗涵做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近年来在婴幼儿早期发展和政策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成功获批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17ZDA123),积极参与了国家卫健委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供需调研、《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等多项重要课题,并将成果同各与会代表交流。
课题组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所长洪秀敏教授在主论坛上做《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供需调研与思考》的主题报告,分享了国社科重大项目和国家卫健委委托调研项目成果,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从家庭、机构、教师等多方利益主体探讨了婴幼儿照护服务供需现状、主要矛盾,并结合国家和地方最新出台的照护服务相关政策,为婴幼儿照护服务后续政策的制定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基于循证的思考与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所长洪秀敏教授在主论坛上做主题报告
子课题负责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叶平枝教授在“托育服务机构的课程与师资建设”分论坛上做《早期教育教师核心素养研究》的报告,结合国内外对早期教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定义和相关标准,确定了我国早期教育教师核心素养的三级指标及相关权重,为后续教师专业素养的构建与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叶平枝教授在分论坛上做报告
子课题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刘馨副教授在“托育服务发展模式探讨与实践”分论坛做《幼儿园托班保育与教育的思考:现状、问题与挑战》报告,分享了托班存留及开办的主要原因及生存现状,从保教实施和幼儿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幼儿园开设托班的优势与挑战,提出幼儿园应当发挥长处,补齐短板,积极引进早期教育专业毕业生等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刘馨副教授在分论坛做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副所长王兴华副教授在“托育服务发展模式探讨与实践”分论坛上做《夹缝中谋生存——北京市家庭托育机构的个案研究》的报告,基于全面两孩政策颁布后婴幼儿无人照管的现实困境,探讨了北京市家庭托育机构存在的社会基础、实践模式以及发展困境,为规范家庭托育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副所长王兴华副教授在分论坛做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曹洪健副教授在“婴幼儿发展与营养健康管理”分论坛上做《早期亲子、师幼、同伴互动与儿童情绪社会性发展》的报告,分析了早期亲子、师幼、同伴互动对儿童发展的即时性、长时性、复合性与叠加性的影响效应,强调要协同关注亲子、师幼、同伴互动三者对早期发展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曹洪健副教授在分论坛做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讲师张和颐博士主持“托育服务的国际经验与质量评估”分论坛,精彩点评了各位专家的汇报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讲师张和颐博士主持分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李敏谊副教授在该分论坛上做《国际视野下托育机构核心人员核心素养的最新共识》的报告,介绍了不同政府治理结构下的托幼关系及其托育机构关键从业者核心素养的基本取向,强调要培育具备核心素养的师资队伍,提升专任教师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并对我国托育服务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李敏谊副教授在分论坛做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博士研究生朱文婷、郭绒分别在该分论坛上做《国际托幼机构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与核心指标》和《我国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方案及启示——基于“幼有所育”背景下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的报告,聚焦国际经验和国内探索,总结当前国际托幼机构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及核心指标,梳理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框架,对当下托育服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博士研究生朱文婷、郭绒在分论坛做报告
此次论坛为托育服务的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也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持续关注和探索婴幼儿发展与托育服务的关键问题,为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推进提供基于循证的支持。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