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招生信息 »硕士研究生招生

【2020暑期夏令营】“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未来栋梁”培育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20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教学办公室

2020-07-13

5879

    为加深全国大学生对当前学前教育领域学术发展前沿和研究动向的了解,加强各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优秀大学生的沟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系)于202073日至6日线上举办了为期4天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未来栋梁培育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20暑期学校,活动共分为开营仪式、专家育才、交流启才、平台引才和结营仪式五大板块。

 

一、开营仪式

    73日上午,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未来栋梁培育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20暑期学校顺利开幕。所长洪秀敏教授携学前所教师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副所长王兴华副教授主持。

 

    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洪秀敏教授首先致开幕辞,她对参与此次暑期学校的学生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夏令营取得圆满成功。洪老师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的历史沿革、学科定位与研究方向、师资队伍、专业特色,她希望北京师范大学暑期学校可以成为一个全国学前教育专业优秀大学生交流的平台,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遴选出优秀的、具有研究潜质的未来学前教育研究人才,希望同学们在这几天里能与授课专家、导师团队积极互动,并通过不同院校同学之间的充分交流构建专业成长共同体。

 

    在开营仪式上,洪秀敏所长、李晓巍书记、杜继纲副所长、王兴华副所长、刘馨老师、潘月娟老师、李敏谊老师、冯婉桢老师、曹洪健老师、张和颐老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希望同学们在暑期学校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65名同学进行简短自我介绍后,全体教师和同学们进行线上合影。

 

 

二、专家育才——专家讲座

73-4日,一共六场专家讲座开启了暑期学校的第一模块专家育才-专家讲座”,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学术盛宴。

 

第一讲:集体性个人学习:教室文化比较视角(朱旭东教授)

    朱旭东教授以不同国家、不同年代教室环境图片为引入,激发同学们对教室空间布局的关注和思考,并基于此引出教室文化的概念,通过讲解和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教室文化如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随后,朱旭东教授结合图片材料和相关案例,生动形象地解释中国教室文化的“九个一”特征,指出中国教室文化背景下学生独特的学习形式——集体性个人学习,并进一步展开解释集体性个人学习的四种学习类型。紧接着,朱旭东教授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本土的学习理论?”他指出中国本土的学习理论应基于中国学生独特的学习样态,教室文化应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多样化发展进行优化,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并从学生情感发展构建和班级情感文化创建角度提出应创建一个具有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教室文化。

第二讲: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

    冯晓霞教授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展开解释深度学习的定义及其与浅层学习的区别,阐述了深度学习的不同层次及类别,强调深度学习的三个重要特点;随后,冯晓霞教授就“为什么要倡导深度学习”这一核心问题,从当今国际组织21世纪人才基本素质的相关框架、深度学习“学习参与、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的独特性、“认知、自我、人际”三领域六角度详细介绍深度学习的重要价值;紧接着,冯晓霞教授结合活动案例,详细解释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展开深度学习的可能性和重要价值;最后,冯晓霞教授带领同学们展开对两种不同的材料投放的讨论,并在讨论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澄清幼儿游戏中产生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指出“低结构、高开放的游戏材料和不确定的游戏情境”有助于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游戏环境创设的基本原理。

第三讲:深化学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

    刘焱教授通过对比两个幼儿园一日常规来引发同学们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以此引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含义及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随后,刘焱教授从“走进幼儿园看什么”和“走进班级看什么”两方面入手,结合评价指标详细解释了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具体路径,并介绍扎根班级的园本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过程及其优势与价值。紧接着,刘焱教授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深化改革的角度阐释改进和完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意义,以及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必要性。最后,刘焱教授强调进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要注意评价活动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评价标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结构质量、过程质量与结果质量的统一,要回归“立人”本位。

第四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

 

    霍力岩教授介绍其研究团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学前教育应该“传承什么”和“如何传承”两个核心问题,形成的“一体两翼”研究思路以及政策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现状调研、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及幼儿园课程建设案例7项具体任务,展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支持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新型研训模式,即主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支架式研训工作坊,指出新型研训模式的特点——支架式研训和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

第五讲:学前教育与反贫困(贵州省学前教育处谢旌处长)

    谢旌处长讲述自己从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之后在学前教育行政一线数十年来辛勤耕耘的心路历程,以此勉励学员们,始终对学前教育保持一腔热情。随后,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介绍消除儿童贫困的重要性及路径,指出营养健康和教育是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的重点。最后,谢旌处长介绍了贵州省以公益普惠为方向推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为山区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等等,生动展现了贵州省学前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使命与担当。谢旌处长分享的主题引起学员们强烈共鸣。

第六讲:教育研究与教育政策发展——你可能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

    庞丽娟教授以教育研究及政策的相关问题为引入,激发同学们对当前学前教育研究、教育政策及改革和个人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庞丽娟教授从国家发展、百姓和社会需求等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出发,全面梳理和阐释了近十年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目标与关键政策点,指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桎梏和破解的方向,并介绍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法草案研制的最新进展。最后,庞丽娟教授语重心长地分享了作为教育研究者应如何为国家做贡献,指出青年研究者应激发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抱负;积极锻炼自己,为自己争取到能够实现责任感和理想抱负的机会与更高平台;动开脑迈开腿,投入做有意义的研究。庞丽娟教授的讲座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和信心。

    73-4日两天六场学术讲座,六场学术盛宴。专家们从学前领域的不同层级不同主题切入,分享其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前沿经验,为同学们提供学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多角度视野。专家们的讲解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同学们积极把握每一次与专家交流探讨的机会,在专家提问环节踊跃争先,专家们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耐心细致地解答,回答言简意深,字字珠玑,充分彰显学术魅力。在讲座过程中,同学们围绕主题讲座内容在会议线上交流区展开热烈且广泛的讨论,在互动交流和观点碰撞中同学们不断丰富和深化自我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彰显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每场讲座结束,同学们都非常激动地与专家合影留念。

 

三、交流启才——小组研讨互动

   75日,分上下午各6个小组进行了暑期学校的第二模块交流启才-小组研讨互动环节。

    所有学员随机分为5-6人不等的12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围绕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结合小组兴趣,开展深度互动与交流研讨。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与完全陌生的同仁,围绕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开展深度互动与交流研讨,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份难得的体验。导师团队在本环节通过个人环节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考察学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了导师团和学员之间的了解。各组结合小组兴趣进行有效沟通,从多角度对同一议题展开论述,更是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中增进了解,在毫无保留分享对问题的看法中彼此学习。

 

四、平台引才——小组分享与展示

    76日上午,交流启才-小组分享与展示环节学员以小组的方式,聚焦学前教育领域前沿问题,分享了小组的研究设计与方案。

    各组学员结合专家讲座的启发与自己的研究兴趣,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并查找资料、阅读文献、通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并向全体成员和导师团队展示研究成果,导师组通过提问引发同学们对研究问题和设计的进一步深入思考与交流。各小组在此环节中体现出对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更展现出分工协作、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结营仪式

    76日下午,杜继纲副所长主持暑期学校结业式,学员们一一分享收获和体会。连日来,北师大浓厚的历史底蕴、学术传统和研究氛围,高强度学习和头脑风暴式,让她(他)们对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不仅触摸到学前教育研究的前沿,更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讨论和分享中,提高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动力!

    庞丽娟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宣读“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未来栋梁”培育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20暑期学校47名优秀学员名单,并代表暑期学校全体指导教师,对学员们四天时间里展现出的良好专业素养、的研究潜质、开阔的学术视野,在研究经验、观念和格局的迅速成长,表示高度赞赏。“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未来栋梁”培育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20暑期学校在依依不舍中顺利结业。

 

 

北京师范大学 • 学前教育研究所(系)

202077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