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坚持“三个优化”,稳步推进心理育人工作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1-05-01
64
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坚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学科特色为锚点,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中心,稳步推进心理育人工作。强化问题导向,开拓创新模式,释放各类资源的育人效能,在润物无声中彰显温情底色,在全员参与中传递青春能量,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设立三大支持项目,优化心理育人体系。延续品牌特色,设立学生工作研究项目。以项目制为主要形式,探索调查研究与心理育人有机结合,学术能力提升和主体性发展的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提供专项经费、组织学术培训,邀请专业教师,培养问题意识和辩证思维,致力于产出理论和实践价值兼具的优质成果。关切学生需要,设立网络热线咨询项目。以本研各类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探索线上一对一辅导的新形式,提前调研摸排、按需匹配教师、精准服务学生,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总结工作经验,设立危机学生保障项目。以成功应对危机事件的案例为模板,参考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意见,规划学部的危机学生保障体系,甄别、报告、建组、转介全程跟踪记录,切实做到一人一案、一人一策。
动员三支教师队伍,优化心理育人资源。动员专职辅导员,参与专题培训提升能力。邀请专职咨询师开设线上讲座,强调理论学习,形成知识体系,倡导资源共享,帮助辅导员摒除路径依赖,学会反思总结,将心理育人融入日常工作。动员专业教师,参与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依托生活指导室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定期开展一对一生活指导,利用自身经验与专业特长,帮助以更乐观的态度、更坚毅的品质,积极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每年提供30次的生活辅导和箱庭辅导,惠及学生100余人次。动员学校专家团队,引进咨询和团辅资源。积极参与团体辅导申请,定期邀请学校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质资源,结合学部学子发展特点,开展不同主题团体辅导。
组建三支朋辈力量,优化心理育人网络。组建宿舍长队伍,营造和谐友好生活空间。依托宿舍长联盟制度,建立宿舍长名录,积极组织宿舍长参与培训,开展宿舍文化节活动,强化队伍建设。组建雪绒花使者队伍,创新班级活动形式。依托雪绒花心理建设基金推进日常工作,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关心身边同学。疫情期间,各班级雪绒花使者积极探索线上模式,在班级层面组织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精彩活动。组建学生社团“育心社”队伍,促进心理健康建设。社团以铸造健全人格为宗旨,通过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心理健康类活动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学生工作研究项目中期汇报
网络热线辅导项目工作流程
危机学生保障项目工作记录
专兼职辅导员参与培训
专业教师组织教育戏剧工作坊
专业咨询师带领团体辅导
宿舍长组织同学参与手工坊
雪绒花使者开展线上活动“花花听你说”
“育心社”举办创意DIY活动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