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生园地 »菁菁学子 »党建引领

2020级硕士第二党支部开展“弘扬中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主题支书讲党课活动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1-05-06

602

2021年5月6日晚18:30,2020级硕士第二党支部于英东楼318教室开展“弘扬中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主题支书讲党课活动,本次活动由党支部书记许思萍主讲。

image.png

图1 2020级硕士第二党支部开展支书讲党课活动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许思萍从中国精神的名言名句引入主题,阐述了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中国有过辉煌的历史,也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时期,每次经历挫折,中国都能克服困难,这是由于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提供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支撑,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image.png

图2 许思萍分享

在宣讲中,许思萍着重介绍了北大荒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在谈到为什么选北大荒精神时,她提到,之前在我校庆祝建党100周年“访五老”活动中,李春生老师曾提到北大荒拓荒的故事,非常感人。此外,由于自己家在东北,出于乡土情结,选择了北大荒精神进行阐述。

在第三套人民币“壹元”上印刷的女性是北大荒精神典型人物梁军,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也是北大荒最早的建设者。北大荒自然条件恶劣,全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冬天,最低温度甚至达到-40℃。经过7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有许许多多的“梁军”参与拓荒,他们战天斗地,百折不挠,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在半个多世纪锤炼出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

许思萍分享了许多在北大荒的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如从战场上回来的官兵放弃优渥待遇,陆续来到北大荒,投身发展建设;看守粮食的人自己食不果腹,守着山一般的粮食被饿死……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人诠释了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之后,许思萍介绍了“两弹一星”精神形成的背景。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距地面2900米处空爆试验成功。此后,随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纪元。

“两弹一星”精神包含丰富的精神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体现了浓重的家国情怀,其中突出体现在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归国科学家的故事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实质,也是“两弹一星”伟大事业成功的基本保障。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则深刻体现只有靠着强有力的组织系统,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强大合力,才能使得我国在经济科技基础薄弱的时候还能发展尖端科技。

最后,许思萍从历史维度、哲学维度、文化维度进一步解读了中国精神。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精神是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从哲学维度来看,中国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从文化维度来看,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中,许思萍选取了北大荒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具体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和表现,并且从多个维度深入解读了中国精神。活动最后,许思萍推荐了共产党员网、党史学习教育网等学习平台,丰富了支部同学理论学习的渠道和途径。通过本次活动,支部同志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努力。

image.png

图3 支部成员合照

 

撰稿/张叶

摄影/张天安

2020硕士第二党支部

2021年5月6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