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2年度博士后招聘启事
人事办公室
2022-03-03
918
北京师范大学始于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一所传统深厚的百年名校,现已发展成以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入围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国家高级教育学术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国家人才培养改革17个“试点学院”之一,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一直稳居全国高校第一,在QS发布的2021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位列全球第24名。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学科综合实力,加强优秀人才储备,现面向海内外招收2022年度博士后。
一、博士后招聘类别
1.励耘博士后:为我校重点打造的高端博士后项目,招收条件参照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项目关于入选的要求。经费由学校资助。
2.A类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经费由学校、教育学部和合作导师按照一定比例共同资助。
3.B类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一定的科研潜力。经费由合作导师资助。
二、工作内容
配合合作导师,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三、进站遴选标准
进站遴选指标 | 励耘博士后进站遴选指标: 1.参照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项目关于入选的要求。 2.科研成果丰富,具备较好的科研创新潜力。 |
A类博士后进站遴选指标: 1.近三年内在境内外一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工作,不招收在职人员。 3.近五年在相关研究领域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产出。 | |
B类博士后进站遴选指标: 1.近三年内在境内外一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工作,不招收在职人员。 3.近五年在相关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产出。 |
四、招聘方向及合作导师
专业 | 合作导师 | 合作研究方向 |
教育学原理 | 班建武 | 德育原理(德育评价);劳动教育 |
王曦影 | 教育社会学 | |
余清臣 | 家庭教育基本理论;五育原理 | |
教育政策学与教育法学 | 薛二勇 | 教育战略;教育规划;教育法律;教育治理 |
比较教育学 | 高益民 | 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国际比较研究; |
谷贤林 | 国际与区域教育枢纽建设比较研究;大学与老工业城市振兴、转型发展研究 | |
姜英敏 | 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 |
林杰 | 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
刘宝存 | 当代世界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研究;国际与发展教育研究;教育国际化研究 | |
马健生 | 教育话语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 |
孙进 | 德国教育;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全球教育治理 | |
滕珺 | 全球教育治理与教育援助;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国际学校内涵发展研究 | |
肖甦 | 苏俄教育研究;中俄教育现代化战略比较研究 | |
杨明全 | 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内涵发展研究 | |
教育史 | 孙邦华 | 中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史 |
王晨 | 素养教育史;古希腊教育;古罗马教育;启蒙运动时期教育 | |
张斌贤 | 欧美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史 | |
教育技术学 | 陈丽 | 教育大数据;综合素养评价;“互联网+教育” |
董艳 | STEM教育;教育信息化;学科教育学 | |
冯晓英 | 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互联网+”教学 | |
黄荣怀 | 智慧学习环境;人工智能与教育;教育技术;知识工程;技术支持的创新教学模式等领域研究 | |
李艳燕 | 学习分析;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 |
武法提 | 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智能教育系统 | |
余胜泉 |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 |
张婧婧 | 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 | |
郑勤华 | 互联网教育;教育大数据/大规模学生教育测评 | |
郑永和 | 科学教育;科技政策;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鲍传友 | 教育治理与政策;学校改进与领导力 |
蔡永红 | 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教师发展与教师管理制度 | |
楚江亭 | 教育管理;学校管理;校长领导力;教师专业发展 | |
杜育红 | 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量化研究方法 | |
毛亚庆 | 教育质量保障与教育管理 | |
张东娇 | 学校发展与改进;学校组织文化 | |
赵德成 | 教育评价方向;学校治理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 | |
朱志勇 | 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改革 | |
课程与教学论 | 郭华 | 教学论 |
高潇怡 | 科学教育 | |
綦春霞 | 数学教育 | |
张春莉 | 数学教育心理 | |
教师教育 | 庞丽娟 | 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研究;教师法修订核心问题研究;学前教师政策研究 |
桑国元 | 教师专业发展;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 |
宋萑 | 教师与教师教育数据库建设研究;师范生学习与师范专业认证研究;教师教育神经科学;家校社合作与教师素养 | |
朱旭东 | 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教师教育质量理论研究 | |
学前教育学 | 洪秀敏 | 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评估;托育与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
霍力岩 | 中国高质量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研究;幼儿园教师岗位胜任力研究 | |
庞丽娟 | 学前教师政策研究 | |
特殊教育学 | 贺荟中 | 自闭症社会融合 |
王雁 | 融合教育;特殊教师教育 | |
张树东 | 学习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和震 | 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管理等 |
李兴洲 | 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改革 | |
赵志群 | 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 |
高等教育学 | 姚云 |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生教育 |
钟秉林 | 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高考改革研究 | |
周海涛 | 高等教育;民办教育 | |
周作宇 | 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 |
五、薪酬待遇
励耘博士后年薪30万元(税前),如入选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年薪提高至35万元(税前),另提供租房补贴5万元/年,并可享受有关住房、子女入学(园)待遇,以及科研业绩奖励等。
A类博士后年薪18万元(税前),并可享受科研业绩奖励等。
B类博士后薪酬由合作导师决定,并可享受科研业绩奖励等。
六、选拔方式和程序
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通过个人申请、应聘资格审查、面试(励耘博士后还需经过学校评审)、体检、学校人事部门审定和公示等环节,择优确定录用名单。
七、报名方式和所需材料
应聘者请将个人学术简历、学术成果及拟报合作导师姓名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通过初审后,学部将通知应聘者按要求提交应聘材料并进行审核。具体进站程序详见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网站博士后栏。
八、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关老师 邮箱:rsb-foe@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022年3月1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