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青年行】北师大善教队赴山西省泽州县开展教育公益行动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3-08-26
0
青年是社会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无数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年轻人,怀揣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为改变乡村面貌贡献了无悔的青春力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事业,教育学部善教实践队于8月13日—22日赴山西省泽州县第一中学开展为期十天的“乡村振兴青年行”教育公益行动,具体包括教育支持、教育寻访、教育记忆、阅读推广、教育调研等多项内容,教育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邱化民担任指导和带队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李汪洋担任线上指导教师。
2023年6-8月,善教实践队在与实践学校充分沟通后,制定了详细的实践方案,多次举行行前会议,分小组进行备课活动,共同商议队规,为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善教实践队积极落实学校要求,组建善教队临时团支部,加强对实践参与成员的教育、管理与监督。善教队临时团支部支书由李彬权同学担任,组织委员由林康锴同学担任,宣传委员由李苗妙同学担任。善教队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主题团日活动。7月14日,善教队以线上形式开展了第一次团日学习,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并观看了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相关视频。8月12日,善教队以线下形式开展了第二次团日学习,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节选篇目、相关讲话原文,并观看了相关视频。
8月13日下午,善教实践队抵达山西省泽州县。实践队在抵达学校的第一时间便与泽州一中校领导、县团委领导展开了行前座谈会。泽州县教育局局长、泽州一中校长冯文涛向实践队介绍了泽州县的基本概况和教育事业发展,对实践队在一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表示欢迎。带队老师邱化民老师对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队长李彬权向校领导、县团委领导介绍了实践活动的全部日程。
8月14日8时,《携手共话教育,青春振兴未来》——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青年行”暑期实践夏令营启动仪式在泽州一中崇学堂展开,冯文涛局长等多位校领导参与仪式,会上对北师大善教队的到来再次表示了感谢,邱化民老师、领队李彬权和学生代表均对实践项目启动发表了感言。善教队的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启动仪式结束后,善教队队员将97名夏令营学生带回班级,并开展了破冰游戏环节,迅速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增进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联系与默契。
8月14日下午,善教实践队的教学活动正式展开。善教实践队设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包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学科类课程——走进苏轼、生物里的营养学、物理中的科学史、百代成史;涵盖内容多,涉及知识广的综合型课程——生命与健康教育、古代旅游指南手册、传统文化中的化学、趣味英语与国际视野、民国文学与文化;能够满足多种兴趣爱好的兴趣选修课——美术鉴赏、音乐鉴赏、音乐中的数学与物理之美、认识盲文与手语、宠物知多少、中国饮食文化;此次实践重中之重的乡村振兴特色课程——阅读方法课、理想信念主题分享会、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阅读分享会、话题辩论会。
学科类课程中,善教队队员帮助同学们做好初高中衔接,使同学们更轻松地迎接高中生活。
生物里的营养学一课中丘心怡老师以人体的七大营养素为核心,用两节课时为同学们介绍了蛋白质、脂质、糖、水、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定义、功能特点和日常饮食建议,还带领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类关于食品安全的科学流言。
物理中的科学史一课中,高睿龙老师讲解了物理学史中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带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欧姆研究的过程。
百代成史一课中,李文迪老师将不同朝代的历史串成线索,为同学们讲解了一幅宏大的历史长卷。
综合型课程中,老师们带领同学们探寻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唤起他们对学科的热爱,助力学生成长。
符致恩老师在上生命健康与教育课前,通过“心灵之窗”信箱的方式收集了同学们生活和交友中的小困惑,在上课时也针对青春期同学们会出现的心理健康等问题进行交流。同时,符老师也为同学们分享了性别平等、平权意识等观点。
李苗妙老师的古代旅游指南手册课程作为公开课在高二一班进行授课,在课上创设旅游情境的方式,带领同学们穿越古今。回到过去,学习基本的言谈举止礼仪,计时方法,古代饮食节日等风土人情,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更好地享受语文的乐趣,养成挖掘探索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在英语课上,戚镡月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模拟联合国活动。通过参与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还能够锻炼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合国模拟活动将为他们提供一个实践场景,在其中他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辩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民国文学与文化中,李玲老师以《与妻书》为例为同学们讲述了民国时期的悲惨爱情故事,并且讲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国家大义牺牲小我的英雄们。老师还给同学们播放了相关的电视剧和电影《无问西东》的彩蛋,同学们认真收看、收获良多。
兴趣选修课丰富有趣,备受学生喜爱,广获好评。
熟悉的《植物大战僵尸》里有哪些音乐魔法呢?在林康锴老师的课里,老师从情绪起伏、节奏变化、乐器变化等方面带领同学们分析了配乐中的主旋律和植物们的配音。
李彬权老师在开展了残疾观教育课程,以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份为同学们介绍了残疾的类型以及我们对残疾人、特殊儿童的正确价值观与态度。彬权老师还播放了关于特殊儿童在平时生活和上学过程中的故事,引起了同学们的深刻思考与讨论。
李晓容老师给两个班的同学从猫猫狗狗的进化史、品种区分等方面介绍了宠物的小知识,同时还为同学们拓展了各类爬宠的类型,告诉学生们在以后想养宠物的时候,可以通过领养代替购买的方式用爱养宠物。
乡村振兴特色课程坚定理想信念,展现青年力量。
徐新雨老师讲解了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间的契机与共轭,为泽州一中的学生展示了乡村振兴的道路绕不开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只有文化繁荣,乡村的振兴才不会是空中楼阁。
高睿龙老师、李文迪老师、李玲老师、戚镡月老师共同开展了阅读活动,分为阅读方法讲解和阅读分享活动,同学们热情参与,积极认领角色。善教队同时进行了阅读素养调研,对乡村阅读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在双方带队老师的引导下,参加辩论的同学们热情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授课阶段很快接近尾声,为期五天的北京师范大学·泽州一中“乡村振兴青年行”暑期夏令营已经接近了尾声。2023年8月18日上午,善教实践队队员以及全体学生在泽州一中崇学堂举行了准备已久的辩论表演赛、文艺汇演以及结营仪式,为此次支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辩论赛的辩题是——孙悟空成佛是迷失自我/成就自我。8位小辩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场上唇枪舌剑,意气风发。他们从多个角度切入辩题,充分展现了他们严谨的思维逻辑,也为观众呈现了辩论的精彩和智慧。
精彩而又紧张的辩论结束后,评委老师李彬权和林康锴对本次辩论赛作出总结,从团队配合到个人观点的角度作出了深入分析,也对所有参赛选手表示肯定和鼓励。
文艺表演上,两个班级的同学们将阅读活动课上的经典名著阅读表演搬上了舞台。1 班14名同学通过话剧表演,生动再现了《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场景,2班17名同学则选取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细腻而略显夸张的表演,让观众领略了经典文学的魅力的同时,也赞叹于同学们精彩的表现力。此外,两个班级的其他同学还贡献了《告白气球》《红色高跟鞋》演唱节目,以及钢琴、古筝演奏,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善教队的队员们上台共同演唱一曲《稻香》,向同学们致以虔诚的谢意与诚挚的祝福!
欣赏完同学们精彩的演出后,来到最后一个环节——结营仪式。
首先,善教实践队全体成员向泽州县领导以及泽州一中为本次夏令营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深深的感谢,也向可爱的同学们表达了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泽州一中副校长李建刚老师也向同学们未来的三年高中生活表示了殷切的希望。
接着,来自 1 班和 2 班的 10 名学生代表依次走上台,接过了此次夏令营的结营荣誉证书。这些证书是对他们在夏令营期间表现出色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努力学习和积极参与的褒奖。
最后,善教队队员和同学们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段美好的时光。在相机快门的瞬间,大家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8月18日,善教实践队队员分为两组,分别对马舒琪和刘强强老师进行了深入调研访谈。刘强强老师在访谈中回忆了自身从教相关的成长故事,分享了对教材改革、教育公平、教师职业发展等热点问题的看法。刘强强老师不仅对学生阅读素养现状有深刻认识,而且面向实践队员们分享了学校已实践的阅读素养培养行动。刘强强老师“快乐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教育观念给实践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舒琪老师作为年轻优秀教师的代表,与我们分享了他过往求学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审美水平循序渐进地在课堂上选择音乐教育素材。最后,马老师与队员们畅谈了自己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间关系的辩证看法,和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职业标准与要求。
为增强善教实践队对山西泽州文化的理解,深入感受当地深厚历史底蕴与特色风土人情,8月19日至20日,在泽州县团委组织安排下,善教实践队队员展开调研访学活动。队员们依次走进泽州县图书馆、泽州县文化馆、玉皇庙、“红色三杰”纪念馆、位于太行山麓的大阳古镇以及当地著名的皇城相府。善教实践队员在实地研学中感受到了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红色革命精神,对劳动人民的工匠精神和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在当地陈氏家族发展史中充分领悟了家庭教育、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坚定了队员们对自身专业的认同。
为期十天的乡村振兴青年行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践队员们收获颇多。此次实践活动以课堂教学、教育调研、教育访学三种形式共同开展教育公益行动。通过开设学科课程、综合课程、乡村振兴特色课程,进一步提升了泽州一中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学习视野,培养准高一新生对高中阶段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新生奠定稳定的心理基础,促进全面发展。通过破冰仪式、辩论赛、文艺表演、结营仪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实践队员与学生之间的情谊。通过开展教育寻访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对县域教育和一线教师的了解。通过实地研学,进一步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此次实践活动帮助实践队员们厚植了爱国爱教情怀,为青年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主动贡献青春力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善教实践队
2023年08月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