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域下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研讨会顺利举办
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2023-09-14
0
2023年8月18日至1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和惠妍国际学院“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和国际交流空间(1896-1952)”课题组承办、《教育学报》《教育史研究》协办的“全球视域下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哥廷根大学、悉尼大学、德国莱布尼茨教育媒介研究所等境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学者参加会议。大会围绕“全球化与现代化潮流中的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展开讨论,就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教育国际合作、教学革新、概念译介、话语转向等宏观与微观前沿问题进行对话。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线下与会学者合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孙邦华教授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教授致辞,对来自境内外历史学界、教育史学界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表示本次会议依托惠妍国际学院国际联合研究项目,课题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希望借助举办会议的契机,推进课题研究继续有实质性的突破,促进国际与国内学术同人之间的学术交流,期待会议讨论形成在学界值得探讨、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也希望来自不同高校与研究机构、不同领域的学者可以结成学术共同体,形成学术研讨与合作交流长效机制,联合开展学术研究。
8月18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超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林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吕光斌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铭雨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齐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陈雅蓉博士、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苑津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周慧梅教授分别进行汇报,就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教育国际合作、知识分子话语转向、清末传教士与科举制、民国时期“大单元教学”与留美生博士论文、中国史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等主题展开交流,与会学者们讨论热烈。
与会学者进行论文汇报(1)
与会学者进行论文汇报(2)
8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沈文钦副教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谭皓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留学生博士生Ilaria Sanviti、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幸博士、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博士研究生阳益君,分别就近代西方liberal education概念在中国的译介、日本留学学生学习形式的演变、女传教士视野下的女子教育问题、杜威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日本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为主题进行汇报,与会学者进行深入交流。
与会学者进行论文汇报(3)
8月19日下午,国际联合研究项目外方首席专家、德国哥廷根大学人文学院学院院长Dominic Sachsenmaier教授以Situating the Modern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Global Historical Contexts为题进行主题讲演,对在全球历史背景下展开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阐述。德国莱布尼茨教育媒介研究所李凯一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张旭鹏研究员,分别以二战时期ICIC与中国文化外交、民族历史的全球化与全球史的地方化为主题进行汇报。
Dominic Sachsenmaier教授进行主旨讲演
会议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孙邦华教授进行总结。他表示,两天的会议中每位学者的汇报都令人印象深刻,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为我们接下来形成长期的研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感谢在暑期赶赴北京师范大学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也感谢会务组老师、同学们的付出。
“全球视域下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研讨会圆满闭幕。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