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生园地 »荣誉殿堂 »个人荣誉

国奖专访丨王艺博:遇见更好的自己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2-12-14

0

5.jpg

人物介绍·王艺博

2022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教育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平均学业成绩93.37,2021-2022学年学业成绩与综合测评均位列专业第三名;积极参与学术科研工作、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现为中共党员,担任2019级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党支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认可。 

学术科研

学术科技作品《精准扶贫 成效几何?——基于河南省洛阳9县的典型调查》荣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九届“京师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主持国家级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人力资本视角下“精准扶智”绩效评估及对教育扶贫的启示》并顺利结项;学术论文《精准扶贫的经济增长效应评估与减贫路径研究——兼论对乡村振兴的启示》投稿CSSCI来源期刊。 

实践工作

思想品德上进,理想信念坚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党团方面实践工作经历丰富,获得老师和同学们广泛认可。荣获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度优秀团支部书记;担任教育学部2019级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于2022年1月26日被任命为洛阳市孟津区麻团镇团委兼职副书记。 

PART 1  有关国奖

Q1  首先恭喜师姐获得国奖,请问师姐在得知获奖时是怎样的心情呢?国奖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自己能够获奖算是一份意外之喜。对我来说,国奖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每年我都会参照公布的评奖细则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本次能够获得这个奖项,也代表着自己上一阶段的学习、工作等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Q2  师姐愿意分享一下自己评选国奖的经历吗?

我从大二到大四一共参加过三次国奖评选,经历可以说是比较曲折。第一次参加评选时我非常紧张,师兄师姐们精彩的答辩让我深受震撼。接下来的一年里,我认真研读了国奖评选细则,找到了更明确的目标,并且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但是由于竞争非常激烈,又一次落选。今年我的心态已经沉淀下来,不再仅看重结果,而是更专注于这个过程,学会了用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最终获得了国奖。 

PART 2   专业发展方面

Q1  师姐的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请问您有什么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想要和大家分享吗?

我个人倾向于使用梳理知识框架和逻辑体系的学习方法。先从宏观的角度构建总体知识框架,再填充具体的知识点,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提高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 

Q2  师姐平时在学业上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大一学年有很多与理科知识相关联的课程,对于文科生出身的我来说难度较高。谈及解决方法,我会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比如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程,我就会在课下花很长时间反复记忆和复习,到期末的时候就基本能够掌握那些本以为很难的知识点了。 

Q3  当初是什么动力推动师姐选择了教育学专业?您想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具体深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大一年级的专业课和教育见习给了我了解教育学各个方向的机会,也让我对我国各项教育事业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比起教育实践,我更喜欢理论研究。所以我选择了教育学专业,希望自己能在某个方向沉潜下去,从研究者视角来看我国教育的发展。

我目前保研到了教育经济学方向,最早对这个方向的了解来自于大一寒假的返乡调研,对当时的我来说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和计量都非常高深,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最初的研究问题,在探索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我也很享受这种沉下心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计量分析、不断挑战自己、钻研并攻克难题的过程。 

PART 3  学术科研方面

Q1  师姐曾主持了国家级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并顺利结项,请问您认为参与科研项目与日常学习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这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部分专业课程可以说是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比如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这种项目制学习与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有很多共通之处,从组队到选题、撰写申报书,再到研究设计、撰写结题论文……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从不知道如何开展项目研究,到逐渐了解熟悉并亲身参与,这对我后来主持本基项目也有很大帮助。

还有一些课程知识或许在课题申报中不能直接发挥作用,但教学过程中老师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考方式对我们开展项目研究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Q2  我们看到师姐在C刊上发表了论文,请问您在确定选题、撰写并发表论文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想要和大家分享吗?

经验可能谈不上,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吧。这篇论文源于我们的社会实践,最初我们眼界较狭窄,只着眼于洛阳市,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数据并不匹配,不得不将样本范围从洛阳市扩展到河南省,同时进行了计量方法上的调整。从这次经历可以看出,开展研究之前必须进行完善的研究设计,这样才能避免后续的问题。 

PART 4  实践工作方面

Q1  我们注意到师姐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您认为在其中自己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最大的收获又是什么?

最难忘的是今年年初在家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实习工作。我主要负责登记信息和监测重点人员的健康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国家的疫情防控政策在基层的运行和实施,也更深入地感受到防疫政策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系统的党建工作,拓展了工作领域,也为我本学期的党支书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Q2想请教一下师姐平时是如何平衡学业和党团相关工作的?有什么经验想要和大家分享吗?

我做事追求高效,尽量不拖“DDL”,所以大部分时候还是可以较好地平衡二者。当遇到任务较多的情况时,我会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保持平和的心态,依次完成它们。 

Q3作为教育学部2019级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党支部书记,师姐对支部的发展有什么期待和规划,有什么话想对支部内的同学们说吗?

我们从上一届党支部委员手中继承了这份工作,党支部的各项运行机制比较完善,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关于支部工作计划,支委会进行了多次讨论,正在努力让党支部成员的期待成为现实。在理论学习方面,上学期由于疫情等原因,我们是通过“学习强国”平台进行的,但并未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规范了理论学习的制度,希望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学习,让同志们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在活动开展方面,我们正努力将集体观影学习活动等发展成党支部的特色品牌活动,希望能实现支部活动的特色化与系列化。 在党内外监督制度方面,我们创新性地推出了监督问卷,也收到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反馈,为进一步完善支部建设提供了很多帮助。 

PART5  未来展望方面

Q1 国奖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师姐对未来的大四生活有哪些规划,对自己有什么期待吗?

我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好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身份转化。从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到以自主进行学术科研为主,这样的转化需要很多准备工作。我希望能在大四这一学年提升文献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希望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因为英语作为一项基础技能,在学术科研工作和线上线下的国际会议中都有重要价值。 

Q2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于前行路上的挫折和挑战,师姐会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它们呢?

遇到挫折和挑战时,我也会下意识的退缩,我想这是人之常情,不需要回避。我会反复告诉自己:失败和挫折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心态,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所有的磨砺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前行路上的挫折的确是对我们的考验和挑战,但更要把它当作提升自我的机会。 

Q3 感谢师姐的分享,也祝愿师姐未来顺利且精彩。最后,回顾过往,师姐有什么话想对师弟师妹们说吗?

在面对各种选择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害怕选错路。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和畏惧选择,在每一条路上,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和事,都会有不同的风景和收获。村上春树曾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奋斗,让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不必再考虑其他的路会不会更好走,要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