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简讯

“科教兴国战略与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推进的着力点与路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3)教育强国分论坛综述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2023-12-23

89


全.jpg   薛二勇.jpg   薛二勇教授

由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3)之“科教兴国战略与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推进的着力点与路径”分论坛于2023年12月23日下午举行。教育部人事司原一级巡视员、教育部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赵丹龄,北京师范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文雯,人民日报教育主编赵婀娜,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主编贺春兰,中国教育学刊编辑蒲丽芳与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青年教师、硕博士生50余人参会,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问题展开研讨。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教授主持。于丹.jpg

于丹教授

于丹教授从文化传角度分析教育强国建设,认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是公民教育安身立命的逻辑起点,需要在家庭教育中重建中国的家教与门风,同时在家庭教育中传递价值教育,唤醒自我人格。

李立国.jpg李立国教授

李立国教授从资源布局和结构优化角度谈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我国要成为世界重要的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首先必须成为世界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相应的教育资源布局与结构优化要做调整:一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的重心逐步上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通过集聚发展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二是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三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的文理科人才培养结构,促进理工农医与文科教育的协同发展,适当提高理工农医的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

赵丹龄.jpg赵丹龄主任

赵丹龄主任铸牢教育、科技、人才角度谈教育强国建设。她从政策上分析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重要性与政策内涵,认为高校是培养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主战场,要从根本保证、重大战略、目标方向、重点任务、重要保障、基本需求、社会条件、精神引领和思想保障等多方面做好人才工作。

文雯.jpg文雯教授

文雯教授从全球视野下分析了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强国建设问题,认为面向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观和教育观转型,不仅与我国正在倡议和实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也与儒家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两个相结合的理念深度呼应,更是与教育强国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战略总布局相统一,并从观念上、理念上的变化,知识观和教育观的转型方面谈了高等教育里面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褚宏启.jpg褚宏启教授

褚宏启教授提出要从教育助推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内在逻辑关系链条抓住教育强国的内核并探索如何与其对接。通过对强国概念一系列的探讨,指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应以此作为与教育体系结构、高校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个教育点位的对接,进一步总结出教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框架和教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从价值层面分析了教育强国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赵婀娜.jpg赵婀娜主编

赵婀娜记者从“集成”和“协同”角度谈教育强国建设,提出要以评价引领、建构新型科研平台、人才培养层面进行改革。

贺春兰.jpg  贺春兰主编

贺春兰记者从媒体人的责任担当角度谈了教育强国建设问题,媒体责任在于“把弱势者声音放大,将智者声音远播”,教育强国建设中媒体要引导公众、动员公众、凝聚公众,凝聚起磅礴的建设力量。

蒲丽芳.jpg蒲丽芳

蒲丽芳从期刊服务学术研究角度谈了教育强国建设问题,学术期刊将通过更广、更专业的平台将教育研究成果分享推广,在这个过程中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知识体系。

会议讨论环节进一步就教育强国的人才、治理问题进行了研讨。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