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烛照未来——21卷本《外国教育通史》新书面世
学科建设办公室
2024-03-05
251
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式颖教授与福建师范大学李明德教授主持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外国教育通史”最终研究成果《外国教育通史》(21卷本)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将于近期举行新书发布会。本丛书汇集了外国教育史“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研究力量与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扎根史料,系统翔实地叙述并阐释了原始社会至21世纪初外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该丛书凝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新观点与新思路,历经六年的反复锤炼,是一套内容丰富全面、史料详实、观点新颖的多卷本外国教育通史类著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在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丛书坚持全球史观,主张文明互鉴,并以此为根本考察了人类教育的发展历程,重新思考阐释了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古”与“今”的问题、“史”与“论”的问题、“共性”与“个性”的问题、“西方”与“东方”的问题、“思想”与“制度”的问题等等。首先,本丛书旨在拓宽外国教育史的研究范畴。在关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学校教育的同时,注重描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轨迹,探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互动关系。其次,本丛书旨在破除“西方中心论”、“欧美中心论”。在重点论述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的同时,还选择性展示了非洲、南美洲、中亚、北欧以及东北亚地区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历史及其对人类教育的贡献。再次,本丛书旨在沟通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史。在注重展现不同时期和国家关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学制体系建设等教育思想的同时,还重视从实践层面彰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学校体系、教育政令、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展示了人类的教育实践智慧和教育成就。
本丛书在系统展现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与制度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坚持“论从史出”,尊重历史与现实,深刻揭示了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教育的社会性关联及其作用机制,集中诠释了外国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总结外国教育制度与实践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关教训。
本丛书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美美与共”,既主张把握各个社会形态与民族国家的教育特殊性,又坚持研究教育发展的共同现象与共同规律,理解阐释教育的客观规律;立志于在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变迁中去细致地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在整体社会结构中达成对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不同文化族群对教育的不同学说、表达和实践的理解。
本丛书意在“以史为鉴”、“烛照未来”,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形成历史的眼光与智慧,汲取历史上的经验得失,以资借鉴,进而服务我国的教育研究与发展,服务我国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也为我国进一步更好地了解和研讨全人类的伟大教育事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