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2022级博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赓续校园红色血脉——清华园红色路线实践” 主题党团日活动圆满成功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4-04-20
0
2024年4月20日9点30分到11点40分,教育学部2022级博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联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电博23党支部在清华校园开展了“赓续校园红色血脉——清华园红色路线实践”主题党团日活动。活动以集体会议与校园参观为主要形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走访相结合,旨在深入挖掘校园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带领大家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2级博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缪佳怡主持,来自北师大支部的17位党员和来自清华支部的15位党员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图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姜坤老师致辞
活动伊始,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组织员张姜坤老师致辞。张老师提出本次活动希望通过理论学习与校园实践来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感受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信念付出的拼搏努力。与此同时,也期望通过本次活动两个支部能够建立友谊,相互学习,未来能够发展各自的专业所长一起弘扬红色精神。希望大家在本次活动中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随后,两位党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两个党支部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活动的基本流程。
图2 北京师范大学参会支部书记缪佳怡同志介绍支部情况
图3 清华大学参会支部书记张佳贺同志介绍支部情况
在主题宣讲的环节,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代表杨玉玲进行了“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的校史主题宣讲。她首先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吴晗“数学考零分、破格进清华”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是一段佳话,但实际上并不是事实。接下来,她介绍了“留美预备学校”相关的历史,她指出根据历史材料来看,不论当时还是现在,留美预备学校这个说法都是不存在的。通过这两个案例,她强调了了解真实历史的重要性。随后,她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史,围绕“一条主线”讲述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围绕“一本杂志”讲述了《清华周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围绕“一个建筑”二校门的历史变化讲述了清华大学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围绕“一份期许”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来清华大学考察,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勉励清华学子。
图4 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代表杨玉玲进行主题宣讲
图5 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宣讲团代表刘安宁进行主题宣讲
接下来,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宣讲团代表刘安宁进行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122年里,师大青年的那些热爱与奉献”主题宣讲。他首先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以身许党”的故事。缪伯英就读于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由李大钊介绍加入共产党,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始终致力于为女子政治权利与经济权利的统一而奋斗。缪伯英从“教育救国”到无政府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牺牲了家庭,30年的人生岁月一直在追求“光明的路”。接下来,他围绕“优师计划”进行了讲解,提到首届“优师计划”排头兵向总书记写信后,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最后,他以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寄语勉励同学们追求梦想,努力奋斗。
在集体会议的最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组织员谢雨哲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谢老师对本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2级博士第二党支部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本次活动党支部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对两校支部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后续两校党支部能够继续合作,并希望本次活动顺利开展。
在校园红色路线实践的环节,参会同志按照“集成电路学院—二校门—工字厅—韦杰三君碑—清华英烈碑—三院遗址—西体育馆—李文正图书馆”的红色路线进行了游览。其中,在工字厅、清华英烈碑和三院遗址等地标由清华博士生讲师团现场宣讲。
图6 北师大支部及清华支部成员共同参观工字厅
图7 北师大支部及清华支部成员共同参观清华英烈碑
图8 北师大支部及清华支部成员共同参观三院遗址
图9 全体参与同学合影留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支部党建一校一特色,强化了组织建设,促进了经验交流与共建。并且,党员们在集体学习中加深了党员们对党史以及两校红色历史的了解,并在校园红色路线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前辈的红色精神,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自豪感。经过本次活动,党员们立志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撰稿/胡婉青
摄影/周驰宇
教育学部2022级博士第二党支部
2024年4月20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