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新闻

群英荟萃,共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道——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论坛成功举办

学科建设办公室

2024-06-24

38

6月22日,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论坛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举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骏,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学会顾问郑富芝,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北京市委主委庞丽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攀,朝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等领导和嘉宾参加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洪荣,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于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程黎做主旨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朱旭东主持开幕式,党委书记、教授施克灿主持主论坛。

微信图片_20240624182208.png

(论坛现场)

马骏副市长在致辞中表示,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是育人方式的改革,更是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的改革。他强调,基础教育领域要深入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北京市基础教育各界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基础教育发展答卷。

图片2.jpg

(马骏副市长致辞)

郑富芝顾问在致辞中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认真对待,要坚持成长规律、防止拔苗助长,坚持全面培养、防止知识窄化,坚持多样化发展、防止一刀切,坚持实践检验、防止想当然,坚持制度机制建设、防止短期行为。北京作为首都,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资源丰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希望北京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的发现和培养方面,探索出更多的经验,为全国树立标杆。

 图片3.jpg

(郑富芝顾问致辞)

王攀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学会发挥各自优势,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与区域的合作,助力北京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期待各位专家利用本次论坛充分进行思维碰撞,结出丰硕成果,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图片4.jpg

(王攀副主任致辞)

陈兴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同时也推动了北师大教育学科和基础教育研究的发展。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将一如既往做好优秀教师培养,深化学术研究,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教育的改革发展需求。

 图片5.jpg

(陈兴副校长致辞)

吴小杰区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朝阳区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一直致力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他强调,朝阳区将坚持大构架建设、小切口试点,持续优化“十二年一体化”的贯通培养模式,构建科教融合、数智赋能、内外协同的工作体系。

图片6.jpg

(吴小杰区长致辞)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七位嘉宾一致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着力探索和回答的一个战略性主题。

在《研究脑智发育规律,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中,董奇教授指出,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类别多样性和具有的多维特征有较清楚的把握,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数智时代的到来已经对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今天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关注拔尖创新人才不同成长思维模式对其未来成才的重要影响。在报告中,董奇教授还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许多举措和相关培养方式有效性的研究结果。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规律研究,了解今天儿童青少年脑智活动的特点及影响其成长成才的各种危险与保护因素。最后,董奇教授介绍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专项“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项目的科学目标和助力我国学生心理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使命。

图片9.jpg

(董奇教授做主旨报告)

马嘉宾副司长在《加快办强办优我国基础教育》的报告中,强调了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决策部署,坚持正确的培养方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抓住培养重点内容,着力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实践,培养科学精神、厚植科学素养,满足有创新潜质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同时,要系统总结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经验,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关注差异、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促进公平与推进改革等方面的关系。他还提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积极探索,稳中求进。应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学段学科的融合衔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加快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他还指出,高校与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及中小学合作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十分重要,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本次论坛,为深入探讨交流这一重要课题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

 图片10.jpg

(马嘉宾副司长做主旨报告)

谢维和教授在其报告《谱写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新篇》中强调,中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时代要求与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次挑战与机遇。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应该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更多成长空间。此外,他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应面向所有学生,并指出,由于我们到目前为止对创新素质的内涵尚不能达成高度的共识,我们对创新人才的特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总结,所以在中小学生创新素质的早期发现与培养中,教师应具有更加开阔与宽大的胸怀,接纳不同类型与特点的学生,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谢教授认为,教师的胸怀有多大,中小学生创新意识与素质的成长与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这也是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

图片11.jpg

(谢维和教授做主旨报告)

冯洪荣院长作题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北京探索》的报告。他指出,要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使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面向全体、兴趣导向、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灵活弹性、就近就便、各得其所。

 图片12.jpg

(冯洪荣院长做主旨报告)

任炜东校长在《立足高原 塑造高峰 多元发展——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报告中指出,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与任务是人的培养,构建一个普育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可以让每一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发展和出彩的机会,达到“两手抓、两手硬”的效果。

 图片13.jpg

(任炜东校长做主旨报告)

于伟教授以《儿童、创造、有过程归纳教学》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强调了关于创造的伦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小学哺育创造性人才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创造一个自由和安全的空间,让个体的独特性得以展现,并鼓励儿童发挥天性、追求真知。他倡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以适应儿童理解世界的身体经验模型和认知发展阶段。于教授以语文学科和科学课程为例,呈现了情境/具象、操作/体验、对话/交流为表征的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样态。他强调,在小学阶段,涵育拔尖创新人才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基于每一节课,应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和育人规律,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求知习惯。

 图片14.jpg

(于伟教授做主旨报告)

在题为《家校社协同早期选育拔尖创新人才——模型构建与实践探究》的报告中,程黎教授强调了家校社协同在早期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的关键作用。报告指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创造力,认知和非认知因素,其成长过程具有动态发展性、领域聚焦性和实践探索性的特征。而超常儿童是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的重要对象。为了科学鉴别,合理安置和有效教育超常儿童,使他们能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家校社协同助力。报告提出了家校社协同早期选育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论路径模型,介绍了实证研究的发现,包括学校主导、家庭主导和社会主导在内的多种协同方式。强调政策引导、政府监督和资源投入在超常儿童发现和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报告提出了超常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的未来方向,如大规模教育场景下快速发现和一校一案的科学鉴别,多元化安置和丰富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以及教师在识别超常儿童心理特点和构建创造性课堂环境方面的素养提升等问题。

图片15.jpg

(程黎教授做主旨报告)

在校长沙龙环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重庆市人民小学杨浪浪、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陈立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张华毓,围绕“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进行交流和经验分享。校长沙龙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余清臣主持。

 图片16.jpg

(校长沙龙)

六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结构优化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方式创新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社会协同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智赋能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提供有益的智慧引领与路径探索。分论坛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宋萑,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滕珺,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张春莉,教育技术学院党支部书记、教授马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增岽主持。

 图片17.jpg

(六个平行分论坛)

在闭幕总结中,朱旭东教授提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全面的儿童发展观理念,主张全面提升儿童素质,保障其权利,实现其价值,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潜能与幸福感的增长。此外,朱旭东教授阐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涵盖基础性、表现性和过程性三个维度,并认为要加强教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他高度评价了本届论坛的成果,认为这次论坛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闭幕式环节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主持。

图片18.jpg

(朱旭东部长做闭幕总结)

  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承办,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协办,并得到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论坛聚焦“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主题,采取“1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形式进行。期间,来自教育部、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名校长进行交流发言,深入探讨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路径。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校长代表和广大教育同仁,以及朝阳区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幼儿园园长等共计800余人现场参加会议。多家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