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教育:祝智庭教授引领教育技术学院师生探索新质人才培养之道
教学办公室
2024-06-26
0
融创教育:祝智庭教授引领教育技术学院师生探索新质人才培养之道
受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武法提教授的邀请,2024年6月2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导祝智庭教授来访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与学院师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祝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到的见解,以“融创教育:设计驱动的新质人才培养路径”为题给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碰撞与启迪。会议冯晓英教授主持。
祝智庭教授深入剖析了数字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教育模式的深远影响。他指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智慧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通过培养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与精准化。祝教授提出的“祝氏定义”,即智慧教育应遵循“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六大原则,旨在培养具有优秀人格、行动力、思维品质和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新质人才的培养,祝教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他倡导跨学科学习和创新思维,鼓励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特别地,祝教授将设计思维视为新质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认为它是人类的第三智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座中,祝教授分享了国际一流高校在融创教育领域的成功案例,展示了跨学科教育如何有效促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为学生提供跨越学科界限、探索新知的机会。这些实例生动诠释了融创教育的魅力与潜力。
图 1 祝智庭教授讲解新质人才的内涵
讲座过程中,祝智庭教授也为与会师生展示了自己与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进行交互、共同探讨关于“新质人才”概念的过程,不仅提出了新颖的学术研究思路,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还穿插了祝智庭教授自身的许多趣味故事和幽默见解,让学术讲座变得生动有趣,会议现场不时响起欢声笑语。
冯晓英教授在讲座尾声进行了精彩总结,她高度评价了祝教授的精彩讲座,认为祝教授的讲座不仅对新质人才培养从概念、框架、方法论、行动建议进行了全面论述,开拓了大家的思路,更现身说法做了五个重要的教学示范:1)高位思考的示范,跳出教育看教育;2)第五研究范式的示范,基于GenAI的智能研究范式;3)设计思维的示范,GenAI驱动的设计创新;4)思想可视化的示范,对思想建模的过程;5)互动交互的示范,与机器的交互、与人的互动。
图 2 祝智庭教授与参会师生合影留念
通过本次讲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师生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更在祝智庭教授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引领下,对新技术驱动下的教育变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他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不断探索和实践新技术教育教学应用,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事业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