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新闻

北师大×海淀教科院×希沃循证教研合作项目顺利启动

教育技术学院

2024-09-14

0

2024年9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教育学部李玉顺教授团队携手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海淀教科院”)及教育技术企业希沃,在海淀教科院举办了课堂教学智能评价与诊断改进合作项目启动会。此次合作,北师大充分发挥其在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深厚底蕴,联合海淀教科院的专业实践力量及希沃的先进技术支持,共同探索新时代下的新型课堂评价模式,旨在为教师提供人机协同、量质并融的课堂评价、诊断与改进优化服务,推动区域研修模式智能化升级,助力海淀区卓越教师的成长。

海淀启动仪式ppt.jpg

北师大教授李玉顺、海淀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建琦、希沃北京子公司总经理杨威,以及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北京市海淀区培英小学等示范校负责人出席此次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海淀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心刘建琦主任对此次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历来是中国教师教育重镇,亦是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的重要指导单位,此次联合希沃共同开展课堂教学智能评价与诊断改进合作项目,通过选择七所中小学示范校,共同完成项目研究,探索新时代下的新型课堂评价模式,打造智慧教育的区域标杆,能够为海淀区教育数字化应用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参考。

1.jpg

海淀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心刘建琦主任发言

人工智能的大潮已来,如何将先进的AI技术应用于高质量教育发展,尤其是大规模、常态化的课堂变革,已成为当下重要的教育命题。对此,北师大李玉顺教授在活动现场就这一领域研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并倡导跨域合作、共研,创生群体智慧。李教授全面介绍了循证研究支持的师生共进素养成长型课堂及卓越教师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指出数字技术发展为教育各类要素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带来系统性、跃升性的变革空间,在此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分析模型对课堂环境和教学全过程进行各类数据的自动捕捉、收集,并智能化完成教学效果分析评测,为教师提供教学行为分析报告和教学改进建议,全面赋能教师专业成长,让师生共进素养成长型课堂发展及卓越教师成长“有据可依”。

2.jpg

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介绍项目实施方案

作为项目的技术支持方,希沃北京区域运营负责人常艳萍对项目背后的技术支撑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她表示,希沃将为每所示范学校部署相应的教室设备,利用信息化终端采集课堂教学场景数据,并通过AI算法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深度分析,自动生成个性化课堂反馈报告。这一创新举措,将有力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由“经验教研”向“实证教研”的转变,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坚实支撑。本次项目多方合作,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切实推动人工智能+进程下课堂循证高质量发展及其学校循证教研文化创新。

3.jpg

希沃北京区域运营负责人常艳萍介绍技术支撑方案

4.jpg

与会人员合影

随着项目的正式启动,北师大将携手海淀教科院和希沃共同开展循证教育研究与实践创新,推进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智能化转型,共同探索智能技术赋能的大规模、常态化、系统性课堂变革,为海淀区乃至全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北师大智慧。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