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 青年担当】教育学部育智队赴舟曲县初级中学开展教育公益行动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4-10-09

0

   教育强国,青年担当。20247月,育智队跨越千山万水,奔赴甘肃省舟曲县初级中学,启智育人,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这里的学生们结下一段不解之缘。 

第一阶段:集结与准备

育智队前往的舟曲县初级中学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舟曲”一词,在藏语中意为“白龙江”。舟曲县山大沟深,坡陡土薄,是国家级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县,于2020228日退出贫困县行列。

图片1.png

甘肃省舟曲县

舟曲县初级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白龙江畔。学校前身为舟曲县峰跌新区中学,2022年秋季学期与舟曲县第一中学整体置换,更名为“舟曲县初级中学”。在全国脱贫攻坚浪潮中,学校的教育设施有了较大的变换,接入了现代化教学网络体系,能够满足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基本需求。

图片2.png

甘肃省舟曲县初级中学

依托于朱志勇教授与舟曲县教育局的合作与联系,“哼哼家”团队每年均有本科、硕士与博士等不同学历的成员加入育智队前往舟曲县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帮助当地学生开拓视野、提升素养。为保障和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质量,在出发前,育智队进行了线上磨课。朱志勇教授高度重视团队的教学工作,对成员的教学设计做出了重要指导。

图片3.png

育智队全体成员进行线上磨课 

第二阶段:启程与开营

202479日,育智队全体成员怀揣着对社会实践的美好期待,几经周转,最终跨越千里到达甘肃省舟曲县。

图片4.png

育智队队员乘坐火车前往舟曲

710日上午,为保障团队的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育智队与舟曲县初级中学肖书记、王校长、何校长和李校长等学校领导开展对接工作,妥善安排活动课程及其所需的教室与教具。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育智队全体成员进一步了解了学校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与完善。

图片5.png

育智队与学校领导开展对接工作

710日下午,开营仪式顺利举行,由育智队副队长郑雅慧主持,62名七年级学生、育智队全体成员及学校领导共同参与。首先,李校长、朱志勇教授和金逸洋队长分别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致辞。接着,育智队的队员们依次进行了简单的课程介绍,向学生们展现了活动的具体安排。而后在队员董汶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共同进行了破冰小游戏,迅速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最后,与每位团队成员相匹配的课后辅导小组也在开营仪式中完成了组建,为后续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片6.png

开营仪式顺利举办 

第三阶段:课堂教学与活动开展

01:“信念引航,筑梦未来”行动

在“信念引航,筑梦未来”行动中,育智队开设了“生涯拍卖会”、生涯规划讲座和生涯规划主题的“真人图书馆”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能力、性格与兴趣,增进学生对生涯规划的了解并提升其生涯规划的能力,进一步明确人生目标。

图片7.png

“生涯拍卖会”活动

图片8.png

生涯规划讲座

图片9.png

9“真人图书馆”活动

02:“素质领航,拔尖教育”行动

素质领航,拔尖教育”行动是育智队予以重点关注的项目。在该项行动中,育智队开设了《室外拓展》《劳动与技术》《学习习惯与方法》《社会学初探》《辩论》等一系列课程,并举办了趣味运动会、辩论赛等活动,从身体机能、逻辑思维、艺术鉴赏、沟通表达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图片10.png

10 《室外拓展》课

图片11.png

11 《劳动与技术》课

图片12.png

12 《学习习惯与方法》课

图片13.png

13《社会学初探》课

图片14.png

14 趣味运动会

图片15.png

15 辩论赛

03:“心灵护航,护苗成长”行动

在“心灵护航,护苗成长”行动中,育智队开设了每日课后分组交流环节和系列沙龙活动,在沟通与游戏中帮助学生解决烦恼,养成健康的心态。

图片16.png

16OH”卡心理沙龙活动

图片17.png

17课后分组交流活动

04:“文化导航,历史寻根”行动

在“文化导航,历史寻根”行动中,育智队开设了《音乐》与《美术》课,在增强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提升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片18.png

18《音乐》课带领学生领略中国著名乐曲

图片19.png

19 《美术》课教授学生绘制古典纹样

05:“阅读助航,好书共读”行动

在“阅读助航,好书共读”行动中,育智队开设了《心理+阅读》课程,举办了以“阅读分享”为主题的外场活动以及电影观赏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图片20.png

20 教育电影观赏

图片21.png

21“阅读分享”主题活动(节选) 

第四阶段:参观泥石流灾害纪念馆

为进一步增进团队成员对舟曲地区的了解,2024718日,在舟曲县初级中学李校长的带领下,育智队全体成员参观了“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纪念馆”,沉浸式观看了灾难影片,学习了舟曲县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时英勇救援的壮烈历史和动人故事,了解了舟曲灾后重建的显著进展与非凡成就,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全国民众对舟曲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支持。

图片22.png

22 育智队参观泥石流纪念馆 

第五阶段:结营与感悟

因天气原因,原定于719日开展的结营仪式提前一日举行。本次结营先后包含了师生才艺展示、各课程及活动的颁奖和总结回顾三个环节,温情满满,顺利收官。

图片23.png

23 结营仪式顺利举办

结营仪式虽然结束,但我们人散心不散。带着内心的无限不舍与感慨,育智队成员们写下了以下感悟:

金逸洋:一晃十天的社会实践都过去了。对我而言这是辛苦奔波的十天,但也是极具充实感的十天。作为队长,其实我会比较遗憾很多活动都没能完整参与,时不时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无奈离开;但也同样为团队成员带来的惊喜而感到振奋。我们有能弹能吹的胡老师、心灵手巧的郭老师、又酷又会和学生打成一片的丁老师、摄影绝妙的张老师、精通游戏设计的苏老师、办事靠谱的朱老师、经验丰富且极具组织能力的孙老师和董老师,以及能言善辩的郑老师。真的很喜欢团队融洽欢乐的氛围。支教虽然忙碌,却也收获感动无数。每天前往学校的路上总能收到学生给的小零食。这种“生活处处是彩蛋”的感觉让我对每一天都充满期待。在结营仪式上,当董老师带领大家回忆这十日的历程时,看着一张张满载回忆的照片,离别的不舍和悲伤在我心里酝酿到了极点。我怎么能不对这些孩子印象深刻呢?还记得有一次在游戏活动中,当被问到“如果让你选择一件事情重来,你想改变什么?”那个男生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希望地球环境能变得更好”。我相信这些学生身上同样埋藏着巨大的潜力。成长路上多坎坷,却也能与美好不期而遇。愿下个路口还能再会。

 

郑雅慧:由于地质灾害红色预警,我们的夏令营提前一天结束。最后的告别似乎又显得很匆忙。一开始说好的个人感想环节没有了。我还有很多话没说:成为七年级2班的班主任,是我这个夏令营最幸运、最高兴、最骄傲的事情。去年的支教对我来说似乎更意味着“新鲜”。今年的关键词应当是“成长”。今年,每一次课前我都要根据前一节课学生的反馈修改课程设计与课件内容,当看到我不断打磨的课程逐渐得到学生认可时,那种兴奋与激动是无可比拟的。今年,我还有了新的身份——班主任。我努力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一名班主任,我尝试了很多新的管理方法,并乐在其中。离别时学生和我说:“老师,以后你一定要成为班主任。”希望下一次我站在讲台上时,可以做得更好。离别后,学生给我发了消息:“非常感谢你们的课程和帮助,让我变得更自信了,我也有了一种和不敢交往的人加好友的冲动”。我想,这是我们跨越山海来到这里的意义。再会。

 

孙芫:支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今年育智队的每个成员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相互支持,共同克服了教学中的各种挑战。看到学生们从最初的害羞、不自信,到渐渐敢于表达自己,勇于自我探索,这种变化让我感到无比欣慰。这些变化的实现离不开各方的合作,特别要感谢当地学校的老师们,他们的积极合作让我们能够更快地融入当地教育环境,也让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最后,育智队的传承仍在继续,期待未来有更加深入有趣的合作,让北师大的优质教育资源浸润在甘南州的土地上。

 

董汶:在这次支教中,感受到来自团队的支持,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感谢团队的每一位伙伴共同创造的美好体验。在这次的授课中,更多的关注形式如何为内容服务,也从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表现里感受到课程的价值。尝试了很多新的形式,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相比起三年前,此刻的自己似乎更能够在每一个情境里把握自身的主体性。感谢“哼哼家”见证了这样的成长。

 

苏秀婷:和学生真正的成为朋友,是这次支教我学会的第一课。倾听心声也成为我在授课之外占比最大的一个部分。孩子们对外在评价、婚姻、竞争的态度和观念超乎我的预料,某些时刻他们甚至成为了向我输出的一方。这些从互联网上吸收的同他们现实生活极为割裂的价值判断零星出现在他们的话语中,也随时有因为环境而倒戈的趋势。但我却毫不意外的看见了它的力量。最感动的并不是孩子们所表达的喜欢老师们的课或者觉得自己在夏令营中变得更开放勇敢了,因为短短几天能够带去的真的少之又少,相反是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却又是难以胜数,如何尽量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需要、公正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如何持续保持教学热情,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相反,最令我触动的,是孩子们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吐露烦恼。成为一个教师朋友,特殊性在于所交朋友的范围更为广阔,于是会发现每个人都个性是如此不同,想要探究每个人背后成长的故事是如何塑造如今个性迥异的他们。因而这次离别比往常要不舍。结营后的一个夏夜和孩子们走在江边,聊起了好多她们曾经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总能看到一些自己从前的影子,似乎每个正在度过青春期的人们都在面临相同的痛苦和迷茫,学业低落、母子冲突、人际交往压力等等。但是他们却又比我想象的要更坚强,普遍的留守、单亲、粗暴管教下,她们已经自成一套成熟的应对系统,每个人的心里都埋藏着关于改变的种子。记得在一次生涯拍卖会心理课上,有同学说要创造公正、幸福的社会,消除阶级分化,让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有同学说要成为教育局局长,改革当地的教育,让学校成为新的知识传输地和温暖的港湾。其实最初想要支教仅仅是临时的决定,可是分别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收获了这么多。这次支教,让我对师生关系的建立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也让我更加肯定教育是一门恒久的艺术。收获这群真诚朋友们的喜欢是相对简单的,一个微笑、一次帮助都可能成为孩子们喜欢你的理由,短短几天是难以辨别这份友善的真实价值的。但却让我重新反思未来成为教师,是否能够持续保有强烈的教育热情,而不被繁重的教学、评绩压力所磨灭。

 

张斓伊:十天的时间过得飞快,我还未从支教的感受当中抽身,就已踏上了回去的列车。再回去的路上,我开始怀念舟曲美丽的天气和山脉、怀念十天里和教授们共同反思的欢乐时刻,也怀念被学生们簇拥的一个个课间。在刚刚来到舟曲时,我还对这一次支教怀有忐忑,担心自己的专业能力是否能够教好这群七年级的学生。但在开营仪式和第一天的小组合作工作坊中,学生们都表现的十分积极,也用一种开放的态度看待我们这些“外来”的老师们。在小组合作工作坊中,学生们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体验到了小组合作带来的利与弊。而在短暂的磨合期后,一切也都走上正轨,这里的孩子们主动吸收着我们带来的知识,并且贡献出许多闪着光的思想。在美术课上,我发现每一个班都有一些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只用基础的色彩就能勾勒出完美的线条;在体育课上,有某些没接触过运动项目的学生很快就能上手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也让我十分吃惊。还记得第一天到学校时,王校长同我们说这里的孩子善良质朴,像是一块块未经打磨的璞玉。这句话在下面的十天教学中一次次应验,也让我对分离愈发的不舍。直到最后一天分离时,我看到许多学生看着剪好的视频流下眼泪,抱住我们说“不想分开”。在这片土地上,似乎被触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因此我真挚的希望,明年还能在这里再次与学生们相遇。

 

朱继悦:虽遭遇突发情况但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学生的配合下我们的夏令营顺利结束。短短十天收获太多,爱每一位育智队员,感谢朱教授的悉心指导,这里不仅是舟曲县初级中学学生的夏令营,更是我作为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夏令营,让我真正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让我能够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参观舟曲县泥石流纪念馆,才知道2010年的泥石流给舟曲县带来了如此巨大的破坏,好在有党和人民的全力支持,舟曲县得以重新焕发生机,祝愿舟曲县发展越来越好!

 

丁思淇:在本次支教活动中我主要负责室外拓展课的教学和运动会的筹备。在课上,我带领孩子们认识街舞,他们好奇又认真的眼神触动了我,我希望这十天能给他们带来平常不会有的新奇体验。运动会则能看出学生们不同于上理论课的一面,积极、团结、热血沸腾,两个班级的同学们一个早上的时间大放异彩。十天的时间很短,但是又仿佛已经过了很久,和舟曲、和这群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在这期间,我和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从师生变成了朋友。我们共同度过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欢笑和泪水,他们看到了我的变化,我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我们一起探索未知,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庆祝成就。我将珍视这段宝贵的记忆,感谢遇见!

 

郭晓诺:这次支教活动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它让我认识到支教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他们心灵的触动。在与学生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们见证了一些人从羞涩到自信的转变,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和力量。本次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共同协商,互帮互助,让很多活动都圆满完成。此外,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比如如何引导学生破冰、上课要考虑内容的连贯性、内容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相信有了这次支教的经验,我们以后也会越来越好。

 

胡峻恺:这个暑假,我来到了甘肃省舟曲县初级中学进行支教实践活动。临行前,我一直在考虑一些比较极端的问题,例如,学生支教到底有没有用,仅仅短期支架效果怎么能比得上那些长时间支教的项目?来了之后我发现,不用想那么多道理。在一堂又一堂的课程中,在一次又一次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明白了我们能做的实在太少,一点点力量无法改变当地的教育资源;我们能做的又实在太多,在成长最迷茫的一个阶段,如果有一群比你大上一点的学生老师,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课程,学生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如今,支教活动已落入尾声,我有自信给一些学生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但我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而言,还欠缺了许多专业的素养。希望未来的我能拥有更高的水平,保持着初心,不断奋发向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撰稿:育智队
供图:育智队

教育学部育智队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