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研究生科研项目申请经验交流会——学生科研基金项目专场成功举办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4-12-03

0

20241114,教育学部研究生科研项目申请经验交流会学生科研基金项目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教育学部研会学术部主办,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科研申报信息规划申报安排激发科研潜能产出学术成果活动邀请了2022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王艺凝同学和2022级教师教育专业博士生刘乔卉同学担任嘉宾,分享学术科研基金项目申报经验。

图片1.png

1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本次活动由经验分享和互动提问两个环节组成,首先由艺凝同学进行经验分享。王同学从研究选题与命名、申报书撰写的主次分配以及团队分工合作三个方面展开分享。首先,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的选题要聚焦教育热点问题,关注特殊群体或个性化教育,采用特定理论或技术视角,并结合理论与实践。其次,申报书撰写明确研究对象和目标突出创新点优化关键词合理分配各部分内容详略,尤其要重视理论依据和研究计划。在计划团队分工时最好列出任务清单,成员各自认领,确保进度统一。此外,王艺凝同学还大力提倡绘制研究路线图,以清晰呈现研究步骤、方法和思路,让整个研究过程一目了然。

图片2.png

2 王艺凝同学进行经验分享

乔卉同学以申报书的整体架构为线索与同学们分享了完成一份高质量申报书的经验。首先是选题,乔卉同学指出选题要基于现实问题或困惑,比如实践经验或专业书籍的阅读。同时,让选题既有内在驱动力又符合外部环境需求确定选题后,研究意义部分要从理论、实践、政策和个人发展等维度深入阐述,全展现研究价值。在文献综述部分,同学们需要深入阅读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经典文献紧跟前沿文献进行跨越学科阅读以聚焦研究问题。同时可以运用可视化分析等前沿方法,让文献综述更具体生动研究设计部分,要明确研究问题、核心概念,构建理论框架、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图,基于问题选择研究方法。同时,要注意对选择的范式的方法论进行阐述和辨析,这是科研的“指南针”,直接决定研究是否合理

图片3.png

3 刘乔卉同学进行经验分享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的提出问题,主要难以做到理论创新和论文写作中的惰性问题向师姐们请教。对于理论创新难这一问题两位嘉宾建议从增加理论解释力、考虑新因素、理论匹配或检验等方面入手,在表述时,要结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阐明研究能为理论创新做出的贡献。针对论文写作惰性这一“拦路虎”问题嘉宾强调做好规划的重要性,可以制定详细的周计划、日计划甚至半天计划,避免陷入拖延的泥沼。同时,团队成员间可以设定共同工作目标,以合作与责任感携手跨越惰性障碍。

图片4.png

4 王艺凝和刘乔卉两位嘉宾为同学们细致的答疑

教育学部研究生科研项目申请经验交流会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科研项目申报经验和实用的写作技巧。经过嘉宾们的精彩分享和细致答疑,同学们对科研课题申报的重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许多申报过程中困惑得以解决,为今后同学们踏上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5.png

5 教育学部学生科研基金课题申报经验分享活动圆满结束

 

 

撰稿/马雅楠

摄影/李玲

教育学部研究生会学术部

20241114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