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师生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服务学习研讨会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4-12-10
0
2024年12月4日-5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曾晓东教授、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邱化民老师和副主任张斐老师,与学生代表一起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服务学习研讨会,大会在香港唯港汇酒店隆重召开。研讨会以“技术进步背景下的服务学习:多元化发展与社会创新”为主题,由香港理工大学服务学习及领导才能发展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网络主办。
图1 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服务学习研讨会现场
曾晓东教授以“如何平衡服务学习项目中的‘服务’与‘学习’——教学法进路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为主题发表演讲。曾教授基于经验分享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教师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经验学习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在开展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如何处理自己和工作场所的关系、如何平衡“锚定”目标与差异化学情,差生的认知特征如何被学生教师接受、如何观察被服务者的学习环境,指导教师的“支点”放在何处等问题。
图2 曾晓东教授做主题演讲
研讨会汇聚了来自海峡两岸不同高校的专家、学者、公益组织及社区伙伴,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从多学科视角出发,推进服务学习课程建设及发展,有效开展成效评估,发挥服务学习的价值与功能,交流汇报服务学习相关的研究成果。
图3 教育学部教师与其他高校教师合影
12月6日上午,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网络理事会会议在香港理工大学李嘉诚楼M1410举行。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网络理事会的主要成员,教师代表前往参会。会议介绍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学习教育网络的组织架构,并就2025年第二届服务学习学生研讨会和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服务学习研讨会的组织落实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与交流。
图4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网络理事会会议现场
会议上,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邱化民老师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服务学习项目开展情况做了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开展服务性学习教育实践项目由来已久。2018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公益行动,共派出20支队伍,奔赴1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十百千万”教育援助行动。2023年,教育学部开展了“乡村振兴青年行”教育公益行动,共派出19支实践队伍,以832个脱贫摘帽县为实践范围,为乡村振兴和中国现代化进程贡献青春力量,以教育所学助力乡村教育振兴。2024年,教育学部面向全国各地尤其是教育欠发达地区,组织开展“教育强国 青年担当”教育公益行动,共派出24支实践队伍,引导青年学子与时代同频共振,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助力乡村教育蓬勃发展。2024年9月-12月,教育学部联合北京市11家博物馆,组织20支学生团队开展文化育人“十百千万行动”专项,依托博物馆文化资源和专业知识,面向中小学生设计课例,开展教育宣讲服务。
教育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12月9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