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与乡村教育振兴论坛顺利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2025-04-28
0
2025年4月28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育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产业乡村教育提升中心共同主办的“教育强国建设与乡村教育振兴论坛”在京师学堂顺利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朱旭东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江苏省教育厅顾月华副厅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陆岳新研究员,新华文摘教育版总编张学文编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秦玉友教授、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社会学院院长屈志勇教授、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张琦教授、教育学部曾晓东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爽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赵丹教授,山东省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李玉珍,重庆市江津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何德芬,北京师范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战略总监王娟、产业乡村教育提升中心主任赵欣,人民教育谭希编辑,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周秀平副教授等师生代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代表,江苏、重庆等地的校长、园长代表等参会。研讨会分别由朱旭东教授、陆岳新研究员、薛二勇教授主持。
朱旭东院长致辞
顾月华副厅长出席论坛
陆岳新研究员主持论坛
朱旭东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教育强国建设已经进入到了实际展开行动的发展阶段,乡村教育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走出一条先进性、特色化道路。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一样,要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但是在方式、方法、途径、模式等方面不应该走城市教育。他建议,充分利用乡村教育的优势、乡村丰富资源来推进乡村教育发展。他希望,与会专家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和乡村教育振兴,共同为落实国家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顾月华副厅长以“寻找乡村教育振兴的内生动力”为主题,提出要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深化省级统筹、市县共管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在人财物和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方面要更好发挥作用;优化基础教育投入结构,兼顾软硬两块,补偿性地优化投入,在教育改革中要优先关注乡村教育振兴,让乡村教育活起来、热起来。
与会专家围绕学龄人口变化与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与优质均衡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质量改革、乡村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与重点方向,以及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学校建设机制五个具体议题,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论思想方法、智能时代的乡村教育发展、人口变动下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出生人口下降与乡村学前教育安全优质发展的关系、2025年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帮扶政策、城乡教育融合视角下的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教育振兴新生态、乡村教育的在地化实践探索,以及大学产业乡村教育实践等视角和主题入手,进行了系统性高、针对性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热度的讨论和分享。此次论坛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教育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议;同时对于有关领域的学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改进提供了方向性建议。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