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生园地 »头条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开展馆校融合-文化育人项目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5-04-28

0

2025年4月28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开展“博物馆之城”建设馆校融合-文化育人活动,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负责同志、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馆长等亲临现场调研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邱化民老师带队,副主任张斐、双肩挑辅导员黄凌梅老师、文化育人项目博闻队及方家小学共同参与。活动以“文化传承·协同育人”为主题,通过馆校深度合作,促进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探索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的创新融合路径。

1.jpg

活动伊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师生与方家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入场。馆校融合活动采用“室内讲解+户外探索”模式,由教育学部文化育人项目博闻队担任主讲,带领小学生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

2.jpg

   在馆校融合活动中,博闻队以“穿到明朝当监生”为主题,为小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在集贤教室,郑悦晗和汪欣怡绘声绘色地讲解明朝的时代特点,大明王朝的恢弘画卷徐徐展开:从朝堂风云到市井百态,从科举取士到文脉传承,国子监的独特魅力令人神往。在进士题名碑与大成门,叶丹妮带大家了解孔子这位伟大的先哲及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屹立的进士题名碑诉说着元明清三代学子的无数荣耀和古代科举文化的独特魅力。

3.jpg

在大成殿,汪诗媛带领大家感受作为监生参与古代祭孔大典的庄严肃穆。同学们虔诚地行四拜礼,每一拜都饱含对圣贤的崇敬,每一兴都彰显对文化的虔诚。在十三经碑林,赵小萱以趣味问答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经典文献的厚重底蕴,《大学》的诵读声在殿宇间回响。穿过碑林,李心芷在太学门、琉璃牌楼前揭开千年学府的历史风华。乾隆御笔“圜桥教泽”与“学海节观”,一颂讲学之盛,一诫治学之道;牌楼后的“独占鳌头”瑞兽与檐角小神兽,一托金榜题名之愿,一承勤勉向学之意。

4.jpg5.jpg6.jpg 

大家一路“过关斩将”,迎来终极大考。在陈慧宁的组织下,“监生们”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举知识问答。学生们踊跃回答,现场氛围热烈有序。课程活动尾声,凌萍总结到,孔庙和国子监是古代教育的殿堂,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厚重。愿我们以古人为镜,勤学不辍,在传承中创新,在求知中成长,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

7.jpg

北京市政协委员全程参与活动,跟随观察调研,与文物局、博物馆、师生代表互动交流。座谈会上,各方围绕“馆校协同育人机制”“馆校融合感悟思考”等议题深入探讨。 

8.jpg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在孔庙大成殿前合影留念。小学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有序离场,大学生们则通过实践深化了对文化传播的责任感。 未来,北京市将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通过多元合作模式,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活起来”“走出去”,为青少年成长厚植文化根基。 

9.jpg

 

撰稿/凌萍 刘乐彦

摄影/万芊

审核/凌萍

教育学部文化育人项目博闻队

2025428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