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际交流 »最新动态

【征稿通知】2025年循证教育国际研讨会 (ICEBE 2025)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2025-08-24

0

截屏2025-07-12 上午8.59.06.png

会议背景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相关指示,落实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政策文件提出的“坚持循证决策”“建立基于证据的决策机制”等教育教学改革行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推动北京朝阳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为该战略协议的一部分,双方已达成共识,将每两年共同举办一次“循证教育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首届循证教育国际研讨会于2023年举办,主题为“循证教育决策与实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该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吸引全球超过200名教育行业研究人员、从业者和决策者积极参与。基于首届会议的成果,2025年循证教育国际研讨会 (ICEBE 2025)将于2025年 11 月20-21日在北京举行,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循证教育”这一主题,通过会议平台,培育孵化一批“循证教育”方向的课题、论文、案例、实践经验、教育教学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成果全过程的发现、展示和推广。

 

会议时间及地点

2025年11月20-21日

线下参会地点: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

线上参会链接:待定

 

会议语言

中文、英文

 

会议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北京中学

 

分论坛主题

分论坛主题1: AI+循证:双轮驱动的课程与教学创新

在人工智能与循证教育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教育创新正迈向数据驱动与实证支撑的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技术赋能课程与教学提供了战略指引。当前,教育实践面临实证研究薄弱、动态评估机制缺失、学科应用场景割裂等挑战,传统模式难以满足学生高阶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AI技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与精准反馈,为循证教育注入“动态证据链”;而循证方法论则规范技术应用的伦理边界与科学效度,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本分论坛聚焦“AI+循证双轮驱动的协同创新”主题,探索智能技术支撑下的课程重构、教学循证化转型与教师数据决策能力提升,旨在构建“技术迭代—证据生成—实践优化”的可持续生态,为全球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范式与路径。

分论坛主题2: 数智赋能托幼服务体系建设:循证视角下的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分论坛围绕“数智赋能托幼服务体系建设:循证视角下的儿童发展”的主议题,邀请政界、学术界、实践界和商界的关键从业者,重点聚焦数智赋能的三大体系(包括物联网技术在内的技术支撑体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等)如何解决从多模态数据到多层级证据支持儿童全面发展。

分论坛主题3: 循证学校治理                

在人工智能与循证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学校治理亟需从传统经验驱动转向科学化、数据化的决策模式。《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学校管理方式改革指明了方向。本分论坛聚焦“循证学校治理”这一主题,从循证决策的视角进行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育人方式的变革。

分论坛主题4:人机协同: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

在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全球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人机协同: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 聚焦于探讨如何借助 AI 技术,实现人与机器的优势互补,开拓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而 “AI 循证教研助力‘双新’落地项目” 作为关键实践,紧密围绕 “循证教育” 展开,在新课程、新教材改革背景下,利用 AI 技术收集、分析教学数据,开展基于证据的教学研究,推动 “双新” 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分论坛依托北师大专家资源,联引全球教育领域智慧,一方面助力朝阳教委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构建基于证据的决策机制;另一方面着力培育孵化 “循证教研” 方向的课题、论文、案例等教研成果,推动朝阳教育教学成果的全流程发展与推广。

分论坛主题5:拔尖创新人才大中贯通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大中贯通培养作为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是破解“钱学森之问”、实现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拔尖人才培养面临学段割裂、评价单一、资源分散等挑战。一方面,中学与高校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选拔机制上缺乏协同;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强基计划等政策为贯通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分论坛主题6:AI+科学:教育融合与证据实践

在全球化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教育创新与人才战略的核心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强调以科技赋能教育、以教育涵养人才。当前,科学教育亟需应对学科壁垒导致的知识碎片化与高阶思维培养不足的双重挑战。AI技术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全新可能——从动态学习路径追踪到精准能力诊断,从跨学科协作建模到循证评估体系构建,技术正推动科学教育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支撑的创新范式。与此同时,科学教师的角色重塑、国际框架的本土化适配、评估标准的科学量化等议题亟待系统性探索。本分论坛聚焦“AI+科学:教育融合与证据实践”这一主题,通过实证研究与国际对话,探索技术赋能下的教学场景重构与素养发展路径,为全球科学教育转型贡献实践智慧与政策启示。

分论坛主题7:教育智变:循证范式与AI赋能

本分论坛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核心背景,聚焦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循证教研范式创新,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教学评价、教研范式、教师发展等领域的系统性变革。主要以专家学术报告的形式开展。专家报告拟邀请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投稿指南

此次论坛面向循证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征集论文,经过专家委员会审议遴选后录用的论文将在论坛相关场次汇报分享。

论文内容:内容须与分论坛议题之一相关,参会者须提交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150-200字;英文摘要300字。

论文提交方式:请下载下方“2025年循证教育国际研讨会征文投稿参会报名表”,将表格于8月25日24点前发送至oie-foe@bnu.edu.cn邮箱,邮件名需标注:ICEBE2025+分论坛主题号+姓名(例如:ICEBE2025+分论坛主题1+张三)。

 

重要日期

论文提交截止:2025年8月25日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20-21日

论文摘要评审结果反馈时间:2025年9月25日

论文全文及论文PPT终稿递交截至日期:2025年10月31日

 

参会须知

本次会议参会期间不收取任何费用,参会人员交通和住宿费用自理,会议期间午餐由组委会统一安排,其他时段用餐请参会人员自理。

 

会务联系

联系人:金老师

联系电话:010-58800885

2025年循证教育国际研讨会征文投稿参会报名表.docx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