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问计四方 共绘“十五五”发展蓝图 ——四场专题座谈会凝聚改革共识
学科建设办公室
2025-09-19
0
为高质量推进 “十五五” 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兼具战略高度、实践深度与学科温度,2025年9月4日至11日,教育学部连续召开四场“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专题座谈会,分别邀请院系二级学术机构负责人、校内特邀专家、学部特邀专家及青年教师代表深入研讨,覆盖学科建设核心主体,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互动模式广泛征求意见,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部长朱旭东全程参与,副部长余清臣教授主持,累计120余人次建言献策,凸显学部以开放姿态、系统思维谋划未来五年发展的决心。
9月4日,学部二级学术机构负责人专题座谈会率先召开,朱旭东部长、余清臣副部长与 11 个二级机构负责人、青年教师代表深入交流。会议直指学部发展核心挑战:师资队伍面临困境。各机构亦提出差异化诉求——教育管理学院关注课程认定与数智教育治理平台建设,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呼吁放宽专博招生条件、建立职业教育数据库资助机制,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探讨“传统研究范式与AI技术融合”路径,高等教育研究院建议深化“社区教育”贯通式培养。会议强调,学科发展根本在“人”,需统筹“退而不休教师资源利用”与“青年教师培养”,以“思想引领与理论创新”为核心推进“优异、杰出、卓越”建设。
二级学术机构负责人专题座谈会
9月8日举办的“校内特邀专家咨询会”,邀请了数学科学学院曹一鸣教授、化学学院胡久华教授、物理与天文学院李春密教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辛涛教授、文学院郑国民教授及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刘强研究员、申继亮教授、张志勇教授。学部党政领导班子和学部各院系青年教师代表参会。朱旭东部长系统介绍规划编制背景与核心任务,专家们从跨学科视角支招:张志勇教授建议“梳理学科家底、强化自主知识体系与协同发展”,申继亮教授强调“明确政策参与度与前瞻性研究”,郑国民教授提醒“警惕学科竞争、创新本硕培养模式”,李春密教授聚焦“科学教育规模扩张与 AI 整合”,为规划注入更宽视野的战略思考。
校内特邀专家咨询会
9月9日举办的“学部特邀专家咨询会”,邀请了学部顾明远教授、陈丽教授、杜育红教授、黄荣怀教授、刘宝存教授、马健生教授、檀传宝教授、余胜泉教授、郑永和教授、及各院系青年教师代表参会。会议围绕“AI 时代教育学科转型”展开深度研讨。顾明远先生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造‘北师大学派’,对接国家‘四个共同体’战略”;陈丽教授提出规划需兼顾“师生可读性”,重点突破“学科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范式转型”;檀传宝教授呼吁“保障传统优势学科存续、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黄荣怀教授建议“明确愿景使命、平衡学科与个人发展”。会议明确,规划需立足“教育强国 2035” 目标,在传承中创新,避免“用旧体系培养新学生”。
学部特邀专家咨询会
9月11日举办的“青年教师专题座谈会”,邀请了学部各院系的青年教师代表、学部发展规划编制写作教师、学部各行政办公室主任参会。会议围绕“人才培养、科研支持、职业发展”建言。程猛副教授关注 “教育学本科价值认同与学术生态”,蔡苏副教授指出“AI 时代学科竞争与自媒体公关”需求,景安磊副教授建议“成立发展咨询委员会、推进原创教材编制”,马佳妮副教授提及“学科传承与博士生就业” 挑战。朱旭东部长强调,面对“规模扩张转向精英化”的转型期,青年教师需树立“领域第一”的精英意识,学部将通过“倾斜博士招生名额、优化评价机制”为青年成长铺路,共同应对“衰退风险”。
青年教师专题座谈会
“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四场座谈会是教育学部“开门编规划” 的重要实践,覆盖“管理者-专家-青年教师”全链条,收集意见涉及师资、科研、人才培养、国际化等七大领域。聚焦关键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为学部“十五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的共识基础。下一步,学部将系统梳理各方建议,结合 10 月中央四中全会精神与教育部要求完善规划初稿,确保规划既“顶天”对接国家战略,又“立地”解决学科痛点,为北师大教育学科持续引领全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教育学部学科建设办公室
资讯推荐